毒癮者的溝通能力需要特別課程訓練

Narconon Yunlin

(照片:Prathankarnpap/Shutterstock.com)

那可拿雲林戒毒中心的課程都是為了成癮者特別設計的,其中一個溝通課程會訓練戒毒學生,能夠反覆地發出溝通,不會變得呆版、機械性,或者動怒發脾氣,把每次溝通都當成是新的開始。

溝通能力決定你能控制事情的程度

你一定對這樣的畫面很熟悉:長輩煮好飯了,開口叫你來吃,她說了第一次:「來吃飯!」你回答:「好,等一下!」。

過了三分鐘後,長輩第二次的指令變成:「快點來吃飯!」並且帶點情緒。你仍然心不在焉的回答再等等。第三次,長輩的指令可能就會變成:「到底要我叫幾次!?趕快來吃飯聽不懂嗎?」或者抓起棍子修理一頓,這頓飯讓雙方都吃得很不開心,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眼熟呢?套用到任何你想到的情境,無論你是哪個角色(父母、兄弟姐妹、師長、學生……),你是否曾經也這樣對待別人,或者從別人接收到這樣的對待呢?

生活的重點從來都不是與人對立,如果可以開開心心的達到目的,誰想讓事態變成以憤恨、暴力收場?

這個課程就提供了簡單的方法,讓戒毒學生對每一次溝通,都當成全新的一次來重新溝通(不會累積先前的不舒服情緒)。

這堂課不僅適用於戒毒學生,成癮者家屬更需要這個技能,一般大眾若有機會學習,也會讓生活中大部分的溝通得到大幅改善。當你有辦法不帶憤怒的、鍥而不捨的面對問題和發出溝通,事情終有能好好解決的一天。

當然,戒毒中心能處理的是來戒毒的學員,也能理解家屬被毒癮者惹得已經無法再理性對待,因此我們將這個技能交給毒癮者本人,讓他成為好的影響點,帶著良好溝通能力回去和周遭人修復關係。

在家屬與專業人員聯絡的期間,專員也會教導家屬如何和毒癮者溝通,才不會把對方越推越遠,離幫助毒癮者戒毒的目標更進一步。在整個溝通過程中,重複問題的技能就非常重要!若是講沒兩句就吵起來,抱怨、怒罵只會讓毒癮者更加消極逃避,甚至因此失聯,情況就更複雜了。

以下是小妍上完這堂課的心得:

【這個訓練我做了三天才過關,第一天我會一直在問問題時不自主的笑場,根本無法好好做訓練,第二天我甚至做到生氣了,非常的不耐煩,一度想要放棄課程,完全不想待在教室裡!

無精打采的持續戒毒課程,我開始想起自己的孩子,難過的哭了。我想起自己吸毒變得暴躁易怒,對孩子下指令時凶狠的模樣,像是在教訓家畜,從來沒有想過小孩的感受,感覺自己很糟糕。

在課程中感受到的反應,每個時刻都不同,我也想不到這個演練竟然會讓我做到心情低落流淚!但是我還是做下去…直到穿越這個反應,我告訴自己要堅持,去體會這些感受,相信自己能做到!

於是當我打起精神面對夥伴,繼續課程後,我開始專注於此時此刻,腦袋裡面沒有任何不快、悲傷的畫面了!我也不會因為一直說重複的話語而感到不耐煩,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每次都像新的一次!越做越輕鬆,壓力也漸漸消失,最後我終於過關!真的很開心。我覺得這個訓練讓我的耐心增加,不會再動不動就被激怒或感到煩躁,我有信心能更好的與身邊的人溝通,原來我是可以的!】

職員也分享自己做完這個課程的收穫:

【我覺得這個課程非常棒,反覆訓練後發現自己可以心平氣和地對孩子發出溝通、指令。我的小孩才2歲,開始有自己的意識,會調皮或故意不接受指令,我不會因此大爆炸、暴力或怒罵的對待小孩,而是一次次發出溝通,整個狀態真的差很多!

我的老公看到我這種不一樣的教育方法,也開始學我,溫和而堅定的重複溝通,家庭氣氛也變得更和諧!

這種課程不只適用於毒癮者,我認為大眾都應該體驗看看!】

當然,單靠一個訓練是不夠的,從每個訓練得到自己的領悟,累積起來才能成為對抗心癮與面對生活的利器!我們全心全意的幫助,不為別的,只為你一個重燃生命之火的可能!

前往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粉絲專頁,獲得更多戒毒資訊。


林芯瑩

作家

從事助人戒毒工作超過16年,從家扶基金會不幸少女安置機構的輔導員,到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執行長,幫助許多人從谷底翻身,身兼 品格官與執行長兩個身分,林芯瑩總是運用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來幫助身邊的人。她同時也是老公陳勝吉的戒毒推手,幫助老公戒毒成功後,在老公的家鄉雲林設立了戒毒機構,立志要幫助更多被毒酒癮困住的人,再造全新人生!
閱讀更多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