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的教育方法會影響孩子吸毒的機率

Narconon Yunlin

毒癮者的人生 多少存在相似之處

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的執行長,林芯瑩幫助過上百位毒癮者成功翻轉人生,每個人的人生故事雖各有不同,卻多少存在相似之處。

執行長分享到,其實許多許多毒癮者吸毒,父母的責任很大,有時是父母過度關愛而創造高壓環境、有時是父母吸毒給孩子不好的榜樣,更有些特殊案例是父母餵毒給小孩吃,真的令人無法想像。

執行長受邀至監獄為受刑人演講上課,其中一位吸毒、販毒的女受刑人就說,她的第一針毒品就是媽媽打的,而且是危險性極高的海洛因,目的只是為了不讓小孩吵鬧,影響媽媽…。

有些案例,則是父母年輕時也很敢玩,碰毒之後僥倖沒有成癮。不管有沒有吸毒成癮,這些父母對毒品失去戒心,孩子習慣在生活中看見毒品相關用品,認為吸毒沒什麼了不起,惡性循環一代傳一代,實在非常可怕。

受傷的孩子會對父母走錯的路重蹈覆轍

戒毒中心學員達哥,提起童年往事,達哥的爸爸和小三離開後拋家棄子,留下媽媽和三個孩子。媽媽後來和同居人搬出去住,達哥在這位叔叔家經常看見毒品吸食器(水車)放在桌上。某天,媽媽跟叔叔不見了,生活中就再也沒有媽媽和爸爸的角色。

你能想像嗎?一個沒幾歲的孩子,接連面對父母無聲無息的拋棄,這會造成多麼巨大的創傷…達哥後來也步上媽媽的後塵,染上吸毒惡習,唯一不同的是,他沒有像父母那樣拋棄家庭跟孩子,雖然因為吸毒,家庭快要分崩離析,但他從未離開,彷彿老婆孩子就是維持達哥理智的最後一道防線了。

說開誤會 解開心結 受上的心也能結痂

在戒毒中心職員的鼓勵下,達哥打電話給媽媽,問起當年為何一聲不響地離開,這才知道原來是媽媽和叔叔因販毒而被捕入獄,不敢跟孩子坦白,將孩子托給阿公照顧。達哥媽媽說:「我年輕時也有吸毒,出獄後就沒再碰了,怎麼知道你會吸毒吸到這麼嚴重…」達哥媽媽語帶虧欠。

父母道德標準高低 直接影響下一代

父母親的道德標準,對下一代的影響很大!有位女性學員的老公,年輕時也吸過K他命,因為不喜歡K他命的藥效,沒有再碰毒品。當他知道另一半也在拉K,一開始沒有警覺心,以自己的經驗判斷K他命沒有危險性,是「想戒就戒」的藥物。

怎知,另一半越吸越嚴重,K他命成癮將近10年,婚前婚後都在吸毒!最後實在撐不下去了,才向雲林戒毒機構求救。這位先生說:「我真的體會到毒品是碰不得的,就算我對K他命沒有成癮,也會有錯誤的毒品認知。如果不是我老婆吸毒吸這麼嚴重,以後我的親友拉K,我可能也會覺得這沒什麼…想想就覺得恐怖。」

執行長提醒各位,對毒品應有正確的認知,毒品完全是不可以嘗試的東西,每個人的個性和心理依賴性不同,就算自己沒成癮或可以輕易戒除,不代表另一個人就可以輕鬆擺脫毒癮的控制。提高你對毒品的防衛心,千萬不可延誤幫助孩子的戒毒時機,透過戒毒機構或是專業輔導人員的協助,讓孩子儘早遠離毒品,過著健康快樂的人生,是父母最大的心願。

看清楚毒品、毒癮的真相,了解孩子被毒癮控制無法自拔,才能真正幫助孩子盡早脫離毒海!


林芯瑩

作家

從事助人戒毒工作超過16年,從家扶基金會不幸少女安置機構的輔導員,到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執行長,幫助許多人從谷底翻身,身兼 品格官與執行長兩個身分,林芯瑩總是運用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來幫助身邊的人。她同時也是老公陳勝吉的戒毒推手,幫助老公戒毒成功後,在老公的家鄉雲林設立了戒毒機構,立志要幫助更多被毒酒癮困住的人,再造全新人生!
閱讀更多內容